考研服务more..


招生简章

招生目录

考书目

历年真题

资料笔记

辅导班

报录比

分数线

常见问题

初试经验

复试经验

QQ微信群

more..考研专业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复习备考 > 专业课备考 > 初试经验 > 正文

2019中大金融专硕考研经验(辞职跨考)

作者:考研网 来源:sysuyz.com 浏览:2290 次 发布时间:2019/4/17


 

2019中山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辞职跨考)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本科就读于广州的某校某工科,大四曾考过一次研,本校本专,以失败告终,现在回想起来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努力程度、备考方法、择校选择,可能还有一丢丢的运气因素。17年本科毕业后在深圳的一家通讯技术企业做行政,187月份辞职后专心备考,已录取国金金专。关于这两次考研经验,我在学习方法和一些场外因素上深有感触,希望以下能帮到在准备考研以及犹豫要不要二战的你。以下仅是个人体会,或有偏颇,仅供参考。

 

三大问:

1. 一战失败,要不要二战?

我没有选择立即二战,因为我第一次考研其实是随大流,并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我认识到即便读研之后依旧要面对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的问题,因为我没有坚定要选择的方向,所以我选择了先找工作,找寻问题的答案。对于在犹豫这个问题的你,如果你坚定了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也喜欢研究生专业的方向,需要研究生的学历作为跳板,再战一次也无妨,一年的时间对于你未来漫长的发展来说其实很短,据我了解,中大金专录取名单中二战的占比其实挺高的。如果你和我当时一样,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可以先抓住当下的机会,找找工作、考公等,未来的出路其实很多,如果有好的机会就抓住,而且,经历过一次考研的你,即便要决定二战,毕业后开始准备也不晚的。

2. 为什么要辞职考研?

经历过工作,会更加明白现实和理想,会更加明白自己未来想要的发展方向。经历过高可替代性、流程化、低成就感的行政工作后,我对于能在专业的领域掌握一种专业的思维和技能是越来越渴望的,我想往金融财务领域发展,迫于自己的工科背景,所以选择了辞职考研。当然,辞职考研风险很大,评估了中大金砖的竞争程度以及自己的实力,设想过最差的结局和自己的接受程度后,我还是坚定选择趁着年轻,跳出舒适圈,抓住机会。或许,如果再往后一年,年龄越大就越难做出决定了。(PS:我是女生)

3. 如何择校/院?

    其实,考研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信息战,见过很多很努力,考分也挺高的考生因为择校/院的原因而失败的,比如,今年的人大金专。或许,等你失败后,你会发现自己当时并非一定要报那个校/院,而现在,即便你的分数其实是超过你的备选校/院的,但也已经于事无补了,所以选择真的很重要!我第一次考研,同样的考试科目,因为专硕招生人数比学硕多2个,报了专硕,结果大家都扎堆了,而我的成绩是可以上学硕的。。。个人体会,择校除了必要的向师兄/姐了解院长的扩张意向、往年的招录情况、今年的名额分配情况等更多的是一种博弈。以我这次的择校/院选择为例谈一谈,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 备考前选择中大的原因:未来希望在广州发展,且中大金专在华南高校里(除去深圳的北大汇丰)应该是最强的;评估了自己17年的考分和中大金专17年的录取分;中大三院初试科目相同,未来可根据复习的情况调整学院,比较灵活。这阶段初定目标是岭南,高要求高标准~2. 报名结束前(好像是9月底了),各学院的计划指标已经出来了。我其实一直在岭院和国金之间纠结,不考虑管院,因为感觉管院院长比较高冷,扩招意愿可能不强,哈哈。。。岭、国之间,当时自己模拟考预估了下总分,出于稳妥和压力小一点,选择了国金。其实当时也很纠结,因为国金招生人数是最少的,后来认真分析了一番:国金招生人数少,人口红利下降,会刺激一部分考生去冲岭管;据来自国金学长学姐的一些消息,国金院长比较希望扩招;三个院中,国金由于地理位置、师资力量等处于弱势,它的分数线会是最低的,不然学院第二年就很难招生了;避开和一些优秀高校考生的竞争。当然,选择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我们只能依据理性预期做出最优的选择。


经验

1. 不要自己盲目学习,多收集信息,最大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成本。

我第一次考研,除了向直系的学长取取经而外,就是自己在盲目的学习,没啥学习的方法,事倍功半。其实,现在考研中信息不对称成本已经越来越低了,特别是中大金专。推荐可以关注研定榜大东金融硕士两个微信公众号,都是中大已毕业/在读金融硕士做的针对中大金专考研的公众号,有很多详细的经验分享和最新的招考动态。此外,考研帮论坛上也有很多经验贴,我当时收藏了几篇自己喜欢的,到每个学习阶段感觉自己有点迷茫、担心会不会走偏了,就拿出来看一看。

2. 学习方法很重要,特别针对专业课。

我是0基础,从6月下开始看专业课课本的。由于金融431包括了四门课,知识体系其实挺庞杂,我第一遍过完课本后,第二遍再开始看,感觉之前看的很多的不记得了,很痛苦。以下分享看到的一篇很棒的经验贴,虽然不同专业,但她专业课的学习方法很值得借鉴。大概总结一下,第一轮笔记其实不重要,从第二轮开始的学习一定要注重知识框架的搭建和自己总结归纳每一块的要点笔记。第三轮开始一定要搭配往年真题去复习,根据往年命题的范围去有轻重缓急的复习。总之,在学习中一定要注重总结和归纳,不要满目的去赶进度而得不偿失。

另外,一点小tips:我在前两轮复习时都是按顺序一门一门的来看的,但往往学完微观部分(公司理财&投资学)花费个半个多月,再看宏观部分(货银&国金)的知识点就忘得差不多了。。。后期我是一天分两个时间段同时看这两部分,当时也会灵活调整,建议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权衡学习时间的安排。

3. 关于学习资源和报班相关

我初试专业课没有报班,所以不好做评论,据了解周围人得反映,上面提到的中大学生自己做的针对中大431的培训会比其他机构靠谱很多。而对于不想报班的同学,建议也一定要找相关的辅导视频来学习,特别是跨专业的同学,自己学习一方面很难抓到重点,另一方面可能会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会不到位。(下面一节会给大家推荐一些我听过的,或者是周围人评价比较高的各科的辅导老师)我复试报了大东的视频课班和研定榜的面试模拟班,报班的原因,一方面因为自己的面试能力比较弱,且跨专业的原因感觉自己的金融素养比较差;另一方面,其实,今年很多参加复试的同学都报了辅导班,目测两边加起来超过100人了吧。。。复试其实是相对竞争,所以还是尽量减少和别人的信息不对称吧。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机构都各有所长,东哥这边有各科考点的梳理便于复习抓重点,而研定榜的师姐们会对国金的老师情况更加熟悉,全真模拟的形式比较接近复试。两个机构都挺负责,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的选择,但要明确报班只是一个辅助工具,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4. 关于各科辅导老师的推荐

1)专业课:宏观部分,强烈推荐武玄宇大神,五道口在读金融博士,当年考研的第一名,他的逻辑框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很多人不可比拟的。我是二轮才开始跟着他的,建议现在零基础开始准备的同学还是自己先理解一遍课本比较好,不然可能会有点吃力。微观部分,我看的是刘阳的,感觉整体一般,比不上武大神那么让我惊艳,据说清华另一位大神猪哥的微观辅导班很棒,建议大家可以都可以找来对比一下,选择一位适合自己的老师。

注意:以上的辅导班都不是针对中大的,所以在某些考点重点会和中大的情况有些差异,需要你结合中大的历年真题情况来做出删减和补充,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把这些视频知识点吃透了再回过头来做中大的题,也会很顺手了。

2)数学:大家都说汤神的视频比较适合当基础,而宇哥的视频适合拔高。或许你可以搭配着汤神的基础和宇哥的强化来看,我只看了宇哥的强化和汤神的中值定理部分,因为宇哥的讲课方式对我比较受用。两个老师都是很优秀,大家可以选择一位适合自己的老师跟下去。重点提示:李林的最后几套卷一定要做,连续几年命中考题,我当时不太相信今年还能押中题,没有认真做,后悔了。。。所以还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再考场上做好万全准备。

我这次数学其实是考崩了,除了心态和其他因素,比较想提醒大家的一点,数学做模拟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最好精确到掌握做每一部分的题需要多少时间,到点了立马停笔,严格计算分数。因为平时的一点侥幸心理,可能会在考场上被无限的放大。

3)英语:我看了何凯文的英二阅读强化,真的没太多用。当我发现唐迟时已经太晚了,周围的很多考研党对唐迟的评价是很高的,建议考研党们可以找些唐迟阅读班的视频来听,他主讲阅读,我听了他的新题型,也不错。

4)政治:因为我理科出身,所以选择了逻辑框架比较清晰的徐涛,他讲课也比较有趣。前期是搭配徐涛的核心考案,但对比了和肖大大的精讲精练,还是肖大大的书比较牛,我后期直接用精讲精练搭徐涛的视频,也是能搭的。

以上的老师推荐都是基于个人和收集周围人的感悟,优秀的老师很多,大家可以在前期开始时多选择几位老师的课听听,再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考研路上,如果能配到一位知识体系丰富同时讲课很有趣的老师带着你,那也很棒啦~

5. 关于备考时间计划安排

我会在备考前,预先设定一个模糊的计划,对整个复习流程有个大概的预期,之后会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做调整。同时,我会有每周的书面计划和总结,也会在每天复习前预估今天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子一方面可以督促你每天复习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掌握主动权,避免时间一天天过去,到后期开始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对于每天的学习计划,比较强调的是尽量利用起每天所有可用的学习时间。考研,作为一种应试考试,除了一些天资聪颖的学生,都是越努力会越容易取得好结果的。观察一些高校的同学,因为之前课程、学生活动比较忙,开始准备考研大都是大三下了,而又往往可能带着名校出身的优越感,在备考阶段时间利用率是比较差的,我大四时就是这样一个反例,而当时我们班一起考研的十几名同学,最后只有一位同学考上了。所以,学习时尽量踏实一点,越努力越幸运~附上我每天的学习计划,具体的时间安排可能会视当天的复习进度灵活调整,不过强度基本都是这样的,其中基本2/5的时间给数学,2/5的时间给专业课,英语和政治的时间前期比较少。

关于学习调节,我是吃饭的时候会看集柯南,因为我是一个人备考,没人陪我聊天。其实,理智上我是想看些《经济大讲堂》等财经相关节目来积累知识的,但一直都没坚持下去。吃饭看视频不是好习惯,如果有研友一起准备,一起聊聊天,那也很幸福啦。

7:30-8:00 英语背诵

8:00-11:30数学

12:10-12:30饭后读读英语,消食

12:30-13:30 英语阅读题

14:00-18:00 专业课

18:30-19:00 饭后走一走,刷刷英语单词或财经新闻

19:00-21:00 各科灵活调整

21:00-22:30(23:00)政治

 

  
  • 电话咨询

  • 1对1辅导,168/课时
  • 电子邮箱

  • kaoyan818(微信号)